一個規模只有15000平米的小體量商業,如何做成爆款?瑞安最近在上海開街的鴻壽坊項目,給我們一個全新的答案,這個項目開業就人如潮涌,全面超越了周邊購物中心的人氣,它是怎么做到的呢?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。
第一,精明的選址力,從區位上來說,項目地處普陀區長壽路,屬于上海核心商務區的擴展區,且緊鄰軌道交通7號、13號線長壽路站,與靜安寺兩站地鐵距離,與南京西路、淮海中路三站地鐵距離;北側緊挨著有地下延安高架之稱的「北橫通道」,直達虹橋樞紐。無論是從小交通還是大環境來說,它甚至比在核心商務區離地鐵較遠的項目更為便捷,對于周邊商務群體來說也更為友好。同時,長壽路商圈還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,一公里范圍內涵蓋約11萬常住人口與7.3萬辦公人口,從交通和消費力指標來看,都是不錯的位置。
第二,創新又老道的空間規劃,鴻壽坊拋棄封閉盒子的常規商業做法,大膽地用了Block&street的規劃手法,保留了古建,沿襲了街坊感,以THE MARKET PLACE 概念為核心,通過里弄,城市廣場,辦公塔樓等不同空間尺度,建筑形態的組合,構成開放式與多元的商業形態,項目以中央廣場為核心焦點,在這里形成人群聚集之地,和各種活動的舉辦場所,而戶外采用魚骨狀的街巷肌理,這樣既保留歷史記憶,又形成與回憶重合的流線安排,人們從弄堂口步入,從前是歸家,而今是購物,游憩和閑庭信步,而項目內,最有創新力的空間,就是foodie playground室內集市,這個空間大約5000平方米,以玻璃頂封閉,形成一個獨立的,有12米高的大挑空空間,集市共分為兩層,一層為菜場與混合的獨立店鋪以及休憩的公共空間,二層則布置了大量的連鎖店鋪,并圍繞中庭設置就餐吧臺,提升餐飲的外擺與展示面,讓消費者能夠感受隨逛隨歇的體驗感,讓社區商業環境更舒適怡人,營造了新消費場景下的精致煙火氣。
第三,混合業態的新物種,構建出一種精致的煙火氣,作為一個服務15分鐘生活圈的小體量城市更新項目,鴻壽坊構建了一個雅俗共賞的混合業態體系,匯集多品類的寶藏品牌,帶來全天候的市集體驗,營造家門口的精致煙火氣。首先,以社交品牌+原創品牌為主要品牌構成,鴻壽坊攜手首批60余個品牌,包括51個上?;騾^域首店和13家上海首店,同時也匯聚了眾多特色美食社交品牌,包括意大利菜跨界日料的SANDO上海首店,玩轉酒精與藝術三川上CHUAN3上海首店、創新湘菜館湘椒華東首店等,除此之外,項目內還引入了非常多的原創品牌,最有誠意的自我孵化品牌就是鴻壽坊食集,這是一個新物種,也是一個新型的美食社交平臺,整個項目以食集與市集來鏈接消費者,餐飲及食物零售占到項目至少75%,還邀請了18位個體經營者,各地街頭老號,品質網紅與口碑名店等30多個美食品牌參與共同經營。連小超市也是用的本地的社區超市薈森生鮮,在招商品類和品牌上徹底地執行了煙火氣理念。
其次是用日咖夜酒的模式,打造24小時活力社區,鴻壽坊在上海數百個商業項目中脫穎而出的獨特基因,就是將菜場集市的氣質放在商業里,形成萬物即可市集的空間,在這個獨特理念引領下,鴻壽坊在業態規劃上分為以下四大主題部分,包括foodie social,菜市場,具有MARKET DNA屬性的零售品牌,共創MARKET新概念店的餐飲品牌,和由原創設計和小眾寶藏品牌,共同打造周末主題市集,鴻壽坊在運營模式上,也遵循了一種新型的社交方式,它以情緒消費為第一原則,真正實現陪伴消費者,服務消費者,而弱化商業的交易行為,這樣就給到消費者一個有趣,鮮活的游逛式商業社區,總之,鴻壽坊通過洞察消費者的內心需求,創新出一種新商業場景,這種常換常新細節拉滿,不刻意安排又尊崇初心的理念,最終成就了項目開業爆火的人氣。
文章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做分享,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 轉載好文目的在于增進業界交流,若作者和原始出處不準確還望諒解修正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小編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。謝謝!